今日,類比設計工具越來越罕見且令人懷念。當下的設計作品幾乎都是使用數位設計軟體打造。
然而,在數位設計流程中,逼真紋理和數位視覺化仍屬於較弱環節。有如相片般真實的視覺化設計概念,甚至對今日的工業設計師,仍是一項困難費時的挑戰。
這個課題因為幾個關鍵原因而變得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產流程後期階段進行重製時,精準視覺化有助於提升設計特色的精確度。這很常發生,在生產鏈上層製作的設計元素無法向下傳遞到數位設計師和 3D 藝術家手上,導致他們時常必須重頭建立這些元素。整體來說,精準的數位視覺化不僅提升品質,且更接近產品最初的設計理念。
此外,以 3D 為主的工作流程也能大幅降低設計重複性工作和原型製作的相關成本,讓這些步驟更快完成。設計師可以運用豐富材質和高階影像呈現,在程序中提早精準視覺化產品外觀以及置於情境中的樣貌,且有更多彈性空間執行重複作業。
當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審查 3D 視覺化的設計專案,就有機會避免製作一系列原型作品,再將原型作品寄到不同地區所衍生的成本與延遲情形。若實體原型作品為必備項目,此時搭配運用虛擬攝影和 3D 列印技術,也可確保虛擬與現實環境的作業保持同步一致。最後,重複性的創作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快速。
改善內部溝通可為設計流程帶來巨大效益。特別是在程序的關鍵階段,若概念傳達上缺乏簡單但功能強大的工具,可能會使整個專案處於危險之中。反之,設計概念的說明越精確詳實,無論專案合作夥伴來自工程、行銷或是銷售部門,就能更輕鬆妥善地處理產品業務。
以 3D 為主的工作流程不僅可增進設計階段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也適合在最終產品設計通過審核後,用於製作寫實的行銷視覺內容,與製作工具的推出並行。由於不需等候實體原型,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將可提前數週至數個月。
3D 模型應用並不限於行銷影像。電子商務平台的視覺內容需求也日漸增加,有時甚至在產品還沒進入製造階段就有需求。幸好,以 3D 為主的工作流程大多可製作多用途資產。例如,用於反覆設計產品的同一個模型,可用來產生 360 度檢視或互動式擴增實境體驗。
透過 Adobe Substance 3D 工具組,各專業領域及產業的產品設計師將可簡化設計工作流程,並將產品視覺化的精細擬真度提升到更高層次。